科学研究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化学系举办第9期 “匠心论坛”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5-10-29    作者:     点击:

(一)聚焦蛋白质标记技术前沿进展

2025年10月28日,化学系在长治学院图书馆3楼报告厅举办“匠心论坛”学术讲座。化学生物学教研室高巍博士作题为“蛋白质特异性标记策略筑”的专题报告,化学系约30余名教师参与活动。

报告中,高巍博士系统介绍了其在蛋白质特异性标记与应用领域的系列创新成果,重点围绕四项核心策略展开:

其一,基于结构设计的位点选择性标记策略,通过理性设计实现对蛋白质特定位点的高效精准标记,展现出优异的专一性与可控性;

其二,基于细胞膜表面巯基蛋白受体的跨膜递送策略,借助特定受体实现探针的有效跨膜运输,为大分子胞内递送提供新思路;

其三,基于天然氨基酸的标记策略,直接利用蛋白质末端天然残基实现温和、高效标记,避免复杂修饰,拓展了方法适用性;

其四,基于高通量筛选的无标签环肽探针策略,通过先进平台快速筛选特异性探针,显著提升开发效率,为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提供新工具。

报告结束后,高巍博士与现场教师围绕跨膜行为表征、N端丝氨酸标记技术细节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互动热烈。本期论坛充分展现了我系青年教师在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创新活力,有效促进了跨学科思想碰撞,为后续科研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探讨高分子化学“5I”智慧教学设计

化学教研室梁亚琴教授作题为“数智赋能·双线驱动——高分子化学5I 智慧教学设计”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梁亚琴教授立足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系统而深入地分享了其在高分子化学智慧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成果与独到思考。她的介绍主要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层层展开:

在报告中,梁亚琴教授系统阐释了高分子化学智慧教学的创新实践。她首先解析了“数智赋能”的核心理念,强调智慧教学是借助“5I”原则重构教学流程、升华学习体验,而非简单技术叠加。随后,她详细展示了“双线驱动”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构建智慧学习平台、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元化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基于实践反馈,梁教授辩证分析了智慧教学的机遇与挑战,并就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评价体系等提出前瞻性思考,为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报告后的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纷纷就智慧教学工具的实际应用、如何获取并精准分析学生个性化学习画像以实现因材施教等具体问题,与梁亚琴教授展开了深入而充分的探讨。


(三)聚焦太阳能化学链转化研究

能源化学工程教研室杨柳青博士作题为“太阳能化学链转化CO2CH4的铁酸锶基载氧体性能优化研究”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杨柳青博士系统介绍了其在太阳能驱动化学链技术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研究聚焦高性能铁酸锶基载氧体开发,致力于实现CO2CH4的高效资源化转化。报告从四个维度展开:通过B位掺杂调控材料释氧与CO2吸附性能;运用双掺杂策略实现表面纳米化提升氧化还原活性;采用Ni修饰表面增强CH4还原能力;通过形貌调控显著改善材料循环稳定性。

报告结束后,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与会教师就钙钛矿材料的本征理化特性、反应过程的原位表征技术以及理论计算模拟的深入应用等前沿科学问题,与杨柳青博士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本期“匠心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系青年教师在能源与环境化学前沿领域的扎实工作与创新活力,也促进了不同学科方向间的思想碰撞,为我系在“双碳”目标下的相关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下一条:化学系举办第8期 “匠心论坛”学术讲座聚焦新兴污染物治理 PFOA降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