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把脉|山西大学郝俊生教授为我系解读新工科化学实验改革路径
为深化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精准对接新工科建设要求,10月16日晚,我系联合校级理工协同化学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成功举办了“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山西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俊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系主任李燕教授主持讲座,我系全体教师参加学习。


报告中,郝俊生教授系统阐述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他指出,当前改革紧密围绕新工科建设内涵,着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过修订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具体举措方面,他介绍了增设化工工艺实验、化工实训等工科课程,并引入如源自国家863计划的“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等高层次特色实验项目,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前沿性与综合性。
在实验内容重组与创新方面,郝教授重点介绍了将实验体系整合为“基础-综合”两个层次的改革实践。其中,综合实验不仅涵盖二级学科内的综合训练,更拓展至跨学科融合,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他还分享了将实验教学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成功经验,通过巧妙引入山西本土资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与区域针对性,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


在教学模式创新上,郝教授团队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涵盖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实训及生产实习等多个模块。此外,他特别强调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通过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项目,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有力地助推了学生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化学实验改革的具体路径、实验成绩的多元化考核及实验项目设计等关键问题,与郝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见解深刻,为我系教师带来了宝贵的教学启示与改革思路,系统展示了我系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也为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强化学科应用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